偏洞社区村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改造完成的庭院。
改造完成的居民庭院。
已改造完成的庭院。
居民吴志意正在改造自己的庭院。
偏洞社区村貌。
驻村第一书记陈建军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付忠琪在和居民拉家常。
社区公厕。
正在打造的九洞十八河景区第一洞——牛魔洞。
社区干部在帮助居民改造庭院。
仲春时节,步入纳雍县寨乐镇偏洞社区,干净整洁的村社道路映入眼帘,两侧路灯林立,屋舍俨然。曾经四处堆砌的废旧轮胎、残砖破瓦、石磨盘等被就地取材装点着院落,油菜花、梨花、李子花点缀其间,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
今年以来,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改善过程中,偏洞社区积极探索庭院改造模式,将庭院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社区“两委”带头发力,激发群众主动性,逐步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全面发展。
“下边是菜园,旁边是池塘,现在准备在房屋前边砌一个长长的小花园,种上各种花,住起来更舒服,也为社区环境整治出一份力。”居民吴志意是一名“新晋”党员,庭院面积十分宽敞,在社区“两委”的号召下,他带头垂范,积极改造属于自己的“花样庭院”。
而在改造前,偏洞社区大部分居民的庭院却是另外一副模样。“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手脚不利索,根本顾不上管理家门口的这方寸之地。大部分庭院野草丛生、杂乱无序,沦为农具与生活杂物的堆放地。”偏洞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陈建军说。
庭院是村庄大环境的微细胞,庭院美则村庄美,庭院乱则村庄的环境就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庭院整治无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居民们的意愿,实现村庄美化与居民乐意双赢。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偏洞社区提出庭院改造设想:将前庭后院空闲的面积改造成花园、菜园、果园,种上两至三种兼具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果蔬,打造乡村庭院立体种植景观,激发群众参与庭院整治和管护自觉。
“帮助他们拆除障碍建筑与违章建筑,农具、杂物有序归置,生活垃圾按点投放,并充分利用废弃物品改造庭院。”陈建军说,通过广州市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对社区需要改造的居民每户补贴1000元。同时,针对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独自居家的情况,社区“两委”还主动作为,出钱出力,帮助改造。
如今,在社区“两委”的帮助下,偏洞社区30余户已完成改造并种上了花花草草、时令蔬菜,20余户正在改造当中。
看着大部分居民的庭院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却不知庭院改造仅仅是偏洞社区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冰山一角。
自2021年被列入毕节市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以来,偏洞社区通过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有机统一,全力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
“在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实行包保责任制,社区干部包组,帮扶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包路段包农户进行常态化管理,同时对农户卫生实行‘党建+积分’和红黑榜等管理机制,激发群众的主动性,确保村容村貌常态化干净整洁。”偏洞社区党支部书记付忠琪说。
此外,为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的作用,偏洞社区立足实际,精准定位,先后召开20余次群众会,走访农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组织参与研判,在充分注重社区建筑、田园景观、自然风光协调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截至目前,在社区“两委”的积极争取和广州市东西部协作项目的帮助下,偏洞社区投入198万元实施宜居农房建设,已完成实施宜居农房改造85户,其中改厨78户、改厕61户、改圈17户、三净21户;投入67万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安装路灯254盏,垃圾桶20个,勾背箱3个,新建公厕2个;投入70万余元新建1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极大地提高了社区人畜安全饮水需求。
“除了庭院改造,偏洞社区还拟投资200万元,实施全社区污水处理项目,现已修建完毕污水处理池13个,在挖6个,已完成形象进度40%左右。”陈建军说。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偏洞社区广大居民的生活方式正随着显著的乡村治理成效,从老旧传统逐渐转向绿色健康。“下一步,偏洞社区将依托正在打造的‘九洞十八河’4A级景区的春风发展民宿,不断升华成为一个留得住乡愁、装得下幸福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陈建军说。(图/文周礼刚、杨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