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日讯 “科学研究,在一开始看似是兴趣,越研究你越会发现是一种责任。”这是史宏达经常对学生们讲的一句话。
史宏达是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史宏达始终谨记科研报国的情怀,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在绿色智慧海岸工程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谱写了一篇篇以工兴海的蓝色华章。
扎根海岛30余载 以工兴海谱华章
(资料图片)
偏远海岛供电,由于最大负荷有限、输送距离较远、岛屿面积狭窄,铺设海缆在技术与经济方面成本高昂,一直以来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拥有近7000个海岛,如何保证海岛的供电用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大课题。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在过去的17年时间里,结合我国海洋能资源充沛的特点,史宏达带领团队毅然开启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之路。
他基于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洋能资源充沛、能源利用需求迫切的现状,在波浪能量密度低、转换难度高的条件下,解决了海浪能量捕获、转换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国家有关项目的支持下,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包括波浪与潮流能高效发电、多能互补智能电源等装置与技术,攻破了“小浪无功,缓流低效,出力不均”等卡脖子难题。
此外,史宏达提出了我国“海能海用”理念,采用多能互补方式为海岛供电,技术成果应用于青岛斋堂岛,建成了国内首座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技术能复制到其他海岛上,给当地的渔民、驻军以及前去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便利条件。这样海岛的能源供给就不会依赖于长输的电缆,国家的投资就会得到节约。”史宏达说,这些能源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用绿色能源点亮蓝色海洋”是他和团队坚持不懈的梦想。
“分享,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美德。”史宏达和他的团队不仅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同行分享,还把自己失败的教训告诉同行,提醒他们少走弯路。一直以来,这种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科研态度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大家都愿意与史宏达的团队合作。
从我国海洋能领域唯一的“863计划”主题项目到我国海洋能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我国海洋能科学研究的“领头羊”,史宏达始终如一,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孜孜以求,勇攀高峰。他十年前提出的“海能海用,就地取能,多能互补,独立供电”的先进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逐步成为业内共识,并被收录进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成为指导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则。
三尺讲台勤耕耘 甘为人梯育桃李
“我愿是一支梯子。”史宏达经常会这样表达自己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诠释。他说,梯子不仅自己能够到高处,还心甘情愿地让别人踩着自己登高望远。“所以,我们应该有成就,我们更应该成就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3年来,史宏达扎根讲台、为国育才,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征程上坚持不懈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谈起史宏达主讲的《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子都赞不绝口,称其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王牌”课。史宏达的课堂总是呈现这样一番景象:讲台上,他激情洋溢,侃侃而谈;讲台下,学生全神贯注,听得如痴如醉,有时他可以连续板书3个小时不停歇,把人类科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告诉学生,即使对于最基本的公式、定理都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认知和理解。
围绕国家海洋工程发展需求,聚焦工科应用性强的特点,史宏达积极倡导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践基地遴选与建设方面别出心裁,极大地激发了从本科生至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学生们科研热情迸发,创新活力倍增。
33年来,史宏达始终恪守“教育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却铸魂成器,担当天下”的执教格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57人,为5000余本科生授课,执教数载,培养出了1名长江学者、2名杰青、1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海洋工程事业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为师不易,要修炼,让自己高尚到君子慎独,又深刻到理从心生;要与学生共同成长,让他们体会到你的陪伴,记住与你相处的美好时光,这就是使命!在不断付出与示范中改变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史宏达说。
截至目前,史宏达累计主持市级及以上项目8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形成技术专利5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10余项,编写专著和教材6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等20余项奖项。
闪电新闻记者 耿琰 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