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有力推进爱国卫生、健康促进以及公共卫生工作,5月8日,徐汇区召开巩固国家卫生区工作动员大会暨2023年区爱卫全会(公卫联席)会议。副区长、区巩固国家卫生区领导小组副组长罗华品出席会议。区巩固国家卫生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公卫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共计120余人参会。
区卫健委、区固卫办布置爱国卫生、健康促进以及公共卫生联席会议年度工作,通报区巩固国家卫生区实施方案并部署巩固国家卫生区工作安排。
(相关资料图)
会议对巩固国家卫生区建设成果、做好复审迎评工作提出要求: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巩固国家卫生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切实给居民带来健康的实惠和实效。要抓住重点,补齐短板,提升固卫工作质效。聚焦短板下足功夫,注重长效提升水平。要加强宣传,协同推进,构建共建共享工作格局。加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域全民参与,倡导健康生活,畅通参与渠道。
会议总结了7项工作重点:
1.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健全爱卫组织,不断完善全区、街镇、村居、楼组、单位五级工作网络,特别强化居委下属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完善爱卫会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确保爱国卫生工作年度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全面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健康融入各项政策。畅通爱国卫生建议和投诉渠道,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2.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建立健全区域健康教育网络,利用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和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充分利用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公益广告等各类宣传阵地,普及传染病防治、中医养生等健康知识。持续推进健康城区建设,积极开展健康街镇、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推广“三减三健” 等慢性病防控措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完善社区健康服务,鼓励城区居民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持续推进活动多元化、规范化发展。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全面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严格规范推进控烟执法。
3.提升市容环境面貌
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合理布局公厕,加强检查管理,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置效率,完善保洁队伍配置,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严格占道设摊、跨门营业等违法行为的管理,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无卫生死角。加强城区交通管理,实现城区道路交通、车辆停放有序、畅通、安全。建筑物外立面上广告设施和招牌的高度、大小符合规定标准。加强绿化工作,强化绿地管理。生活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再生资源回收基础设施符合相关标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化和减量化、资源化。公共厕所设置符合相关标准。巩固提升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成果,做到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流动商贩管理规范。居民文明规范饲养宠物。社区和各单位有卫生管理组织和相关制度,卫生状况良好。
4.优化生态环境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持续保持良好环境空气质量。推进排放油烟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区域环境噪声控制良好。加强水环境保护,确保无乱排、黑臭等现象。各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分类收集处理医疗废物,污水收集、处理、消毒和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要求。
5.加强重点场所卫生监管
各类公共场所证照齐全并亮证经营,量化分级管理,有卫生管理制度,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健康合格证明。认真抓好单位内外环境保洁、周边交通秩序维护、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知识宣教、公共场所控烟等工作,督促指导未达标的小餐馆、小美容美发店、小网吧等尽快整改提升,改善卫生条件,为居民提供卫生、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学校、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的教学和生活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规定,校医或专兼职保健老师配备比率达标。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健全并严格执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依法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6.加强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管
根据行业规范管理要求,加强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作坊管理,规范从业人员操作。积极推行明厨亮灶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和消毒监管,推进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的法治化管理。积极推广分餐制和公筷制,大力倡导“光盘行动”。供水管理规范,二次供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7.提升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健康目标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机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降低。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妇幼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能力,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完善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压实 “四方责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的队伍和能力建设,完成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和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完善重点场所急救设备和药品配置,引导全社会逐步提高全民急救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病媒生物防制水平,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蝇和防鼠设施合格,鼠、蚊、蝇、蟑螂密度达标。
记者:吴会雄
编辑:邱彩红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