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近日,一首绕口令式的手指谣火爆出圈,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种“挖呀挖呀挖”版本层出不穷。实际上,在医院也有很多涉及“挖呀挖”的业务,比如——“挖耳屎”。今天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艳就跟大家聊聊“挖耳屎”的那些事儿。
【资料图】
将细长的挖耳勺或棉签,伸进耳朵里,轻轻摩擦着耳道,引来一阵酥麻。如果能挖出来一大块耳屎,那就更有成就感了。不仅如此,很多人还会去专门采耳的店里,花钱请人帮忙掏耳朵。但是,这些行为有时候也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男子每天洗完澡掏耳朵
耳道长满霉菌菌丝
31岁的姚先生,每天洗完澡后有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希望吸收耳内残留水分的同时清理耳道。前段时间,他感觉耳朵堵得难受,便到家附近一家采耳店采耳,当时舒服极了,没成想,几周后,耳朵变得奇痒无比,于是找到了王艳主任。经视频耳内镜检查发现姚先生耳道内长满了伴着黑点的霉菌菌丝,经细菌培养证实为烟曲霉菌,姚先生被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经抗真菌治疗,大半月后情况才好转。
经此一事,姚先生心有余悸,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乱掏耳朵了。
经常掏耳存在多个风险
耵聍,俗称“耳屎”,虽然名字带个“屎”字,但并不是“垃圾”,反而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具有保护耳道不受沙子、水滴或者病虫侵扰,以及润滑的作用,不然耳道过于干燥,你就会有奇痒难耐的感觉,而异物的进入则可能造成感染、甚至损害听力的危害。
“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咀嚼、张口等下颌关节的运动,耳屎可以自行排出外耳道,所以我们平时是不需要经常去掏耳朵的。”王艳指出,经常掏耳存在以下几个风险:
1.自己掏耳朵的时候,经常是把耳道口部分的耳屎掏出来,耳道里面的还在,尤其是用棉签掏耳朵,反而可能将耳垢越推越深,越积越多;
2.如果在掏耳朵过程中造成频繁的摩擦和损伤,可能引起耳屎分泌异常,导致耳屎越来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原本的片状变成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3.如果用力不当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引发感染;稍有不慎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王艳提醒,若平常耳道没有特别的搔痒感,尽量不要掏耳朵,更不建议在洗浴中心、采耳店等公共场所接受掏耳服务。
耳朵有进水时,请注意使用棉签以轻抚的方式将水份吸出即可;平时耳朵痒了,可以用手指头按一下耳朵前的这个小门——“耳屏”,或者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挖耳朵,应先洗净双手,将细头的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稍微探入和擦拭外耳道,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注意力度,不要太深入,也不可太频繁,每个月1次即可。
当然,如果发现耳垢过多堵塞外耳道、听力下降、越掏越痒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寻求帮助,医生治疗耵聍的过程可比自己在家掏耳屎专业多了。
标签: